“她根本就不爱我、不关心我。”自从两年前父母离异,15岁的茵茵就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出现自残行为,被确诊为抑郁症。得知江门新会家门口就有专业的护“心”队,茵茵的母亲来到社区求助。经过社工长时间的介入,母亲对茵茵的关心和鼓励多了,母女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自2019年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江门市逐步搭建起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在新会区,11个镇(街)、233个村(社区)分别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站、村级心理咨询(辅导)室全覆盖,565位专(兼)职工作人员每日轮流值班。
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对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新会区分类分级推进心理服务场所建设,不断织密守护群众心理健康的“心网”。在学校,全区114间中小学全部配备心理辅导室,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达到3238人。在医院,共有4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11间基层卫生院设立心理咨询室,覆盖比例分别为80%和100%。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近50%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以前很少职工会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社工林文静在大学时期考上了心理咨询师,2019年她加入了新会区向日葵社工中心,驻点企业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现在,更多职工懂得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专业心理服务的需求更大。”
为壮大心理服务人才队伍,新会区组建起一个由医生、律师、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等23人组成的试点专家组,并搭建起囊括专业队伍、基层队伍和义工队伍的心理服务人才库。
其中,以精神科医师、心理教师、一线社工等为主的专业队伍共157人,各村(居)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基层医务人员组成的基层队伍共936人,由社会热心群众组成的义工队伍共253人。过去两年,三支队伍累计参加社会心理服务及精神障碍防治工作培训12次,参与市级心理干预等技能培训4次,队伍专业水平大大提升。疫情期间,专业护“心”队还为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2021年是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验收之年。今年上半年,新会区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55%、76.55%。截至目前,新会区已连续8年荣获“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县(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