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渔鼓源于乐昌民间的灯彩歌舞“踩矮台唱调子”所唱调子,名曰“渔鼓调”,是从地方戏剧乐昌花鼓戏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种曲艺艺术。现主要流传于韶关市乐昌地区及周边乡村。
乐昌渔鼓表演特色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所谓“小”,即戏班规模小、人员少(多为七至十人),演出剧目小(多为“二小戏”或“三小戏”),表演行当小(即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三行应工进行演唱)。所谓“笑”,即擅长演出一些喜剧、闹剧之类的节目,内容通俗、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厚。所谓“活”,即表演不受场地限制,既可在高石上演出,也可在较为宽敞的禾坪、庭院、堂房、广场上圈地作场而演唱,且多载歌载舞,显得欢快、活泼、多姿多彩。而“无丑不成戏”,即剧目中多有“丑行”出现。这类人善用色眼、呆眼看人,常走矮步,打扇花等,表演接近生活,又不失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乐昌渔鼓的曲目,多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的身边事,主要以人民的劳作过程和民间日常的生活事为主。剧情单纯,情节较为简单,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含义深刻,充满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民间歌舞的色彩。代表曲目有《晒绣鞋》《蠢子卖纱》《下洛阳》《张春打楼》等。表演时多采用一问一答、一挑一逗、一唱一和、盘歌对调、载歌载舞的酬唱手法表演。
乐昌渔鼓的演唱以乐昌坪石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在唱法上有独唱、对唱、接唱、伴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伴奏音乐曲调节奏自由灵活。唱腔分正调、路调、小调三大类。正调又称“川调”、“川子调”或“川子腔”,始于民间的“分节歌”,常用于剧中人物做中心唱段的唱腔;路调又称“走场调”或“走场腔”,源于当地的民歌以及民间歌舞酬唱曲;小调有地方小调、丝弦小调、对子小调等。解放后,文艺工作者曾对乐昌渔鼓音乐唱腔进行了编创,采用改变调性及变奏方法,派生出许多新的曲目,同时又创作了前奏曲、变奏曲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现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的冲击,关注传统渔鼓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加之一批老艺人的去世和退隐,乐昌渔鼓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亟需扶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