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是汉族独具特色的男子群体舞。潮南英歌舞与潮阳英歌同源异流,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至明代,它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的特色,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具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艺术。潮南英歌融汇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极具阳刚之气。现主要流行于汕头市潮阳区各乡镇,以西岐乡代表。
潮南英歌舞运用潮汕快板英歌对打套式,表演节奏快、鼓点紧,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多变,并融进了南拳的单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因而舞蹈动作特别勇猛威风。
潮南英歌舞使用独有的表演道具——英歌槌,运用典型的横槌打法,以双手(五指)稍松弛地分别握槌,同时从胯部向肩外自下而上交替地作大斜线的横向击槌。在击槌的同时,手腕还作连续的外“8”字旋转的平圆运动。棒法还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
表演时,英歌队形一般是两列,一列36人,一列72人,分别扮演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36天罡和72地煞,共108人。舞者脸上画着不同的脸谱,按梁山好汉的形象进行化妆。司大鼓者作宋江打扮,领头的两名舞槌者(俗称头槌、二槌,即左右两队列的领头者,左队通常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一般是挂红须的关胜)在前引导,扮为鼓上蚤时迁的“耍蛇人”作指挥。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双手执棒相互击打起舞,不断变化队形,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18套式的变化。舞蹈内容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和“梁山伯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等英雄故事为主。伴奏乐器以大战鼓、小鼓、腰鼓、铜锣、钹、钦仔、海锣号、牛角为主。
潮南英歌不仅是古傩文化的遗存,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点,对研究潮南古代民间文化以及南北文化的交融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随着经济快速变迁,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化,潮阳南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