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00-00008 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通知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0-02-16
名称: 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决定的通知
文号: 粤府〔2000〕16号 发布日期: 2000-02-1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决定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0-02-16  浏览次数:-
粤府[2000]16号

━━━━━━━━━━━━━━━━━━━

 

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决定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 99〕24号,以下简称《决定》)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传达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把提高产品质量作 为指导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经济 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提高产品质量和打假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 二、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立即停止对企业产品、服 务等各类的综合评价,以及带有排序、评比、推荐性质的企业和商品信息发布活 动;立即停止在自定区域内搞报验、准产证、准销证、准用证等分割市场的行为。 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力度,在近期内对《广东省 各级人民政府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工作责任制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 一次自查,对违规行为必须迅速予以纠正。 四、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质量工作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 职能,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当地产品质量和打假工作情况。各级政府要加强 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五、请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监察厅等有关部门督促检查本通 知贯彻执行情况,定期向省政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年二月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199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 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 法》和《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总体 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 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产品质量工作,对振兴我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 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面临经 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质量工作正是主攻方向。提高产品质量,既是满足市场 需求、扩大出口、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 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 国家就没有希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的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比较 大的差距,许多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抽查合格率较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优难胜、劣不汰相当普遍,重大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 活质量的提高。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要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 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的使命感和 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观念,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严厉打击制造和经 销假冒伪劣产品(以下简称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 平跃上新台阶。   二、企业要面向市场,加强质量工作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企业要面向市场,以满足用户和 消费者的需要为目标,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 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切实攻克一批重要产品的关 键技术,努力开发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面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 量水平。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瞄准世界先进 水平,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名优产品, 提高市场占有率。中小型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质量工作目标和 改进措施,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经理(厂 长)是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企业要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运转 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标准,重视计量检测,加强工艺纪律,搞好全员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从严管理企业,认真实行质量否决制度,实现管理创新, 切实解决有些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五)全面推行售后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要把售后服务作为企业提高产品市 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严格服务制度,加强售后服务力量,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忠实履行对用户的服务承诺,实现售后服务的规范化。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六)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产品质量标准。要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 标准,及时修订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严禁无标准或不按标 准生产。凡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 强制性标准。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具有 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引进设备和利用外资生产的一般工 业产品,质量水平不得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否则,设备不准引进,项 目不得审批。   (七)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要不断提高计量基准、标准的国际等效性, 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严格对计量设备的定期检定,充分发挥计量在提高质量、降 低消耗、增加效益方面的作用。要加强计量测试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为高新技术 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计量测试保证。   (八)抓好全面质量管理。要继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降废减损 活动,认真宣传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工作。 要借鉴国外企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提高企业 的质量管理水平。要不断总结、推广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表彰质量先进企业和 个人。   (九)认真开展质量培训教育。质量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质量管 理知识和质量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质量知识教育,积极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质量意识教育,有关院校要设置质量管 理课程,实施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   (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增加 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改造落后装 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现有产 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要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 工艺设备和产品。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切实加强质量监管   (十一)实行重要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通过严格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和试行 开业审查,加强监督管理。凡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产品的 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生产。进入市场的商品必须具备规范化的质量标识。商业企 业要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认真实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要加强对各类 商品专业市场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阻挠监督检查的,要严厉查处,并追究当 事人责任。凡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者无证生产的产品,禁止列入政府采购 目录。   (十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机制。坚决制止利用报验、准销 证、准用证、公路设卡等手段分割市场,坚决杜绝各种虚假宣传和质量欺诈行为, 保证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除国家明确规定外,严禁各地区、各部门、社会 团体、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开展对企业产品、服务等的综合评价, 以及带有排序、评比、推荐性质的企业和商品信息发布活动。要研究和探索产品 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评价方法,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质量信息。   (十三)加强对质量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要按照客观、真实、公正的原 则,统一资格评定要求,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中介机构的活动,确保其公正性。 要对现有的各类质量中介机构,特别是质量认证机构进行认真的清理整顿,凡有 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的,要撤销其资格;触犯刑律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类质量中介机构要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依法承担相应 责任。   五、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加大处罚力度   (十四)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把涉及人体健 康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 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公布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及时组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 品质量的跟踪监督抽查。要适当增加抽查频次,并公布抽查结果。   (十五)加大处罚力度。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 产企业,要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令生产企业限期整 改,其中,对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的产品,要暂停证书使用;整改到期 复查仍不合格的,要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产整顿,并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安全 认证证书。在国家监督抽查中,企业的主导产品连续两次不合格的,由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建议,并向社会公布企业 及其主要负责人名单,按法定程序免去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职务,并自免职之 日起三年内任何企业不得再聘任其担任法定代表人。凡拒绝监督抽查的企业,其 产品按不合格论处,并对其实施强制监督抽查,所需一切费用由拒检企业承担。   (十六)实行免检制度。对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企业标准达 到或严于国家有关标准的,以及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 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的产品,可确定为免检产品。列为免检产品的目录由省级以 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告,并使用免检标志,其产品在一定时 间内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检查。免检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即取消 其免检资格,并依法从严处罚。   六、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  (十七)认真落实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以下简称打假)的工作责任。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的重点产 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提出全国打假工作的总体要求,并组织开展打假的专 项斗争和联合行动,依法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住制假售假猖獗的势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本行政区域内的打假工作责任,结 合本地实际,制定打假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上级政府要对下级政府的打 假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打假不力、限期内达不到整治目标的,要追究当地 行政负责人的责任;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要给予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的有关规定,对发现的每一起制假售假案件都要彻底查处;对发现的假冒伪劣产 品一律封存、扣押,并予以没收,不得进入市场;对为制假售假提供场地、设备、 仓储、运输、物资、资金等手段和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从严处罚;对经销 者和经营性使用者有意采购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要视同制假 售假行为予以处罚。制假售假行为一经查实,应吊销有关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营业 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对有过制假售假行为的经理(厂长)和直接责 任者,一律不得以其名义注册任何新的企业;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追究刑事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严整治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市场;严禁危 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旧物资和设备再次投入使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 执法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对违规执法的要严肃处理。   (十九)坚持“打击假冒、保护名优”。要加强对产品标识的管理,加大对 假冒名优企业产品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企业要运用法律手段同假冒侵权行为 作斗争,依法对制假售假者进行经济索赔。各地可制定打假奖励办法,对举报制 假售假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举报人。推行创建“放 心一条街”活动,确保在“放心一条街”区域内销售的产品不发生质量、计量、 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七、发挥舆论宣传作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二十)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要重视对质量工作的宣传,采取 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支持质量工作。要大力宣传 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和为质量振兴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介绍有关质量知识, 解答消费者提出的质量疑问,形成“质量振兴人人有责”、“假冒伪劣人人喊打” 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二十一)国家和省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要以专栏、专题的 形式,定期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对制假售假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监督抽 查不合格的涉及人体健康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责任人,要坚决予以曝光,形成强有力的 舆论监督氛围。   (二十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有关社会团体,要继续组织开展好“质量 月”、“质量万里行”、“3.15”、“百城万店无假货”、“假如我是消费 者”等活动,动员全社会为质量振兴作贡献。   八、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二十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工 作的领导,切实保证质量标准建设、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监督抽查所必需的投资 和经费,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提高产品质量和打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质量工 作领导或监管不力,致使制假售假问题严重或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要依法追究 有关负责人及责任人的责任。   (二十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通过 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认真加以落实;要严格履行职责,做好行政执法和有 关国家法定产品监管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切实履行好统一管理和组织协 调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等工作,加强执 法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执法人员守则、过错责任追究制、培训考核及奖惩等制 度,确保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十五)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当地产品质量状况和打假工作情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积 极支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 质量工作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 导,狠抓落实。国务院责成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督促检查 本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每年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