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 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揭晓 广东53项成果获奖 1人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时间 : 2024-06-25 09:21:3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揭晓,广东共有53项牵头或参与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奖,其中牵头14项、参与39项。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后,时隔三年再度颁发国家科学技术奖,共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被认为是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鼓励创新的“风向标”。今年广东的获奖项目有哪些特点?我们如何从中“读懂”广东科技创新?

  获奖项目总数增长47%

  牵头完成项目数翻倍

  国家科学技术奖上一次颁发要追溯至2020年度,当时广东共有36个项目获奖,此次增加至53项,获奖数上升47%。

  而“含金量”颇高的牵头完成项目,广东从此前的7项增至14项,参与项目也从此前的29项增加至39项。

  以上数据表明,广东近些年加大创新投入,已然结出硕果。

  特别是由广东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从2020年度的1项增加至2023年度的4项。

  医学类项目想获得自然科学奖向来不易,这次广东迎来“双响”——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牵头的“炎—癌转化和癌前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牵头的“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一起荣登榜单。

  自然科学奖在“三大奖”中往往数量最少,获奖数量能反映单位和地区的基础研究能力水平。而作为全过程创新链的第一环,基础研究是打开整个创新链条的“密码”。

  近年来,广东提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布局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力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处于跃升期,已迈入国内第一方阵。

  高校牵头项目达8个

  中山大学成“大赢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所有获奖项目均由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组织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名。从获奖单位的分布,可以看出广东科技创新的布局。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

  从今年的获奖情况看,14项广东牵头项目中,由高校(含附属医院)完成的有8个,占比达到57%。总体上看,在广东获奖项目中,高校牵头或参与的占比约30%。

  今年迎来建校百年的中山大学成为“大赢家”,共有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值得注意的是,在5项成果中,医学类有3项,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花开两朵”,除前述曾木圣成果外,还有马骏院士等完成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等完成的“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均有成果上榜。

  再来看科研机构。

  由鹏城实验室牵头的“超大规模多领域融合联邦靶场(鹏程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作为布局在广东的“国之重器”,鹏城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建成以“鹏城云脑”“鹏城靶场”为代表的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平台,突破了系列关键成果,成为战略科技力量的典型代表。

  “老牌”在粤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也有所斩获,由闫俊华研究员牵头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项成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科技助力。

  作为传统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广东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仍在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输出新的动力。

  企业创新能力强、创新主体作用突出,是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一大特色。

  广东53个获奖项目中,有34个与企业相关。大量的创新成果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如新能源汽车就是获奖的“热门赛道”。

  年中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无疑给广东科创增添了更强大的信心。

  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方向对了,道路自然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