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 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

立足横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技平台 为粤澳合作提供创新动力

时间 : 2021-06-29 11:33:02 来源 : 珠海特区报
【打印】 【字体:

  “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一轮风口之上的横琴,再度迎来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6月26日下午,珠海市人民政府、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上海联慧脑智工程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立足横琴共建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将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攻克类脑智能研究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争取在5年内建设成为一流高水平国际化研究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点两廊”战略支撑的重要科技平台。

  早在2014年,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中科院相关研究院所、国内知名高校、上海一流医院、高新技术企业等共同发起“上海脑-智工程”,聚焦“中国人脑图谱”“脑认知障碍性疾病诊疗”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关键技术”等方面,立足于打造与建立脑与智能前沿科技研发,促进脑智人才和研发团队培养,建设脑-智众创平台。

  历经6年打磨,在上海脑-智工程的基础上,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于2019年成立上海联慧脑智工程中心,集聚国内外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力量协同创新,建立支撑脑与类脑智能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在广东省政府大力支持、广东省科技厅积极推动下,2020年初,珠海市政府、横琴新区管委会和上海联慧脑智工程中心三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创新、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推动珠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宗旨,在横琴新区共建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据介绍,该研究院将依托正在建设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设类脑与认知智能关键技术六大研究中心、三个类脑与认知智能计算支撑环境技术平台和一个类脑与认知智能应用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努力攻克智能芯片技术、智能计算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金融工商智能技术、生物医药智慧健康医疗技术,围绕智能科学构建科研、设施、服务和转化四个核心能力,产生一批多领域交叉的智能科技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从创新源头上强化我国智能科学前沿研究以及智能技术的创新能力。

  科创中心,首先要立足科技前沿、形成创新高地。主动“引才”,积极“引智”,力争为基础科研的“最先一公里”以及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创造最优环境,正是题中之义。此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张旭获聘成为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徐雷,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云霁等被聘请为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今后,该研究院还将坚持国际化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全面深化推动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与澳门对接,与澳门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建立与澳门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策动未来,源流奔涌,智能科学与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今年3月,珠海收到超级重磅“大礼包”——《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其中旗帜鲜明地赋予珠海创新发展先行区的重要定位,以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点任务。

  “提高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水平”,在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这项工作被写入“建议”中。“‘十四五’时期大湾区要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关键之一就是通过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广东路径’,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表示。

  珠海需要抓住这个“战略突破口”,主动求变应变,坚定信心决心,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平台,使之为自身“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全面赋能。

  今后,该研究院将探索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赋予科学家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公正的自主立项管理机制,在经学术委员会确定的重点科研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可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实行社会化用人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制度,在内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人员聘任、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充分自主。

  此外,包括探索实行财政资金负面清单管理,在理事会批复的年度预算框架内享有经费自主权;探索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建立职称评价组织管理体系,按程序备案后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建立长聘研究员机制,实行人才互补的开放机制和灵活的聘用机制,吸引国内乃至全球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硬核”举措,也将在这个创新平台上蹄疾步稳地展开。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一座对创新念兹在兹的城市,方能书写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