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绿美广东 和谐共生 > 广东部署

植绿护绿用绿多管齐下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新时代“两山”实践在岭南大地走向纵深

时间 : 2023-04-10 10:40:09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群山含黛,云雾升腾。连日来,肇庆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低产林改造工作,将5000亩过熟、老化的针叶林改造成乡土阔叶树林。50年前,保护区的前身——岳山林场上演万亩荒山变林海,孕育了“岳山造林”的光荣传统;“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的山区林业发展理念传承至今,又在新时代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中焕发勃勃生机。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让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随着《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下发实施,广东立足林城相依、山海相连的自然生态本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植绿、护绿、用绿多管齐下,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推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实践走向纵深。

  全民参与植绿护绿

  春季义务植树超5000万株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3月5日,在佛山云勇林场,广东籍奥运冠军谢思埸细心培土,种下粤研泡桐新品种“新桐1号”。这种新品种泡桐长势很快,半年可长3—5米。

  从太空俯瞰,同纬度上的撒哈拉沙漠和多片荒原连成“北回归线荒漠带”,唯有广东所在的华南地区是罕见的绿洲。对林业资源的接力保护与合理开发,造就了广东1.4亿亩的广袤森林。现在,广东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3.03%,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绿起来”后要“美起来”。新征程上,广东坚持高标准、全方位谋划,聚力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抓住重点加力攻坚,广东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首的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通过调整和优化树种林种结构,营造高质高效乡土阔叶混交林等工作,广东的森林生态效益将不断提升。

  “目前广东纯林较多,发挥森林的丰富功能还有很大潜力。通过合理配置树种,构建物种多样的近自然地带性森林群落,将使森林展现多层次、多色彩的动态美。”省林业规划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沅志说。

  全省上下涌动植绿护绿热情,春季造林成为广东全民行动。广州南沙区东湾小学将义务植树活动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结合,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在汕头濠江区巨峰景区,干部群众、官兵和志愿者等一同植树,将景区装点得更加美丽……社会各界还积极开展主题林营造,一片片青年林、巾帼林、亲子林、读者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目前,全省有近2000万人次参与线下义务植树,植树超过5000万株。广东还发布“认种一棵树”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拓宽公众植绿护绿的渠道。目前,广东的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已达到八大类50多种,“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成为广东人植绿护绿的新风尚。

  全力创建国家公园

  孵化百亿级特色产业

  “头春头采上市,好喝不贵哦。”瑶族村民邵腾明的朋友圈里,近日新上的春茶引来不少人询价。邵腾明所在的清远英德横石塘镇老屋场村位于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旁,半野生的优质古树红茶销往繁华的大湾区,距离不到200公里。

  在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南麓,英德市大小茶园星罗棋布,“离南岭近,离大湾区也近”是从业者倚重的核心竞争力,在清远提出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中,英德红茶赫然在列。

  被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区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广东将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到2027年,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

  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好生态孕育的好产品不愁销路,许多传统林业大市、农业大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规划建设的丹霞山国家公园脚下,韶关仁化“靠山吃山”,大桥长坝沙田柚、仁化白毛茶、丹霞贡柑等特色林产品扎堆涌现,给这个人口24万的县带来28亿元规模的林业产值。放眼全省,电白沉香、平远梅片树、阳春砂仁等特色林产品打响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根据《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1万亿元。

  在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胡靖教授看来,广东山地、林地资源丰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将激活很多村镇的林业经济。“参考浙江、福建‘一亩山万元钱’的林业经济模式,广东如有1/3面积的林地用于现代林业开发,林业直接产值就可达到5000亿元以上。”他说。

  全域参与“创森”

  挖掘生态建设综合效益

  2月2日,2023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国家林草局公布,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广东建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达到6处,同时建有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重要湿地18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7处,绝大多数重要湿地区域已纳入保护范围。

  在深圳,湿地保护已迎来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起,深圳摸清家底,持续监测,全市逾60%的红树林已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2月22日,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的专业力量汇聚,高标准建立起国际红树林中心运行机制。“力争2035年前,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建成国际湿地城市。”相关负责人说。

  在广东绵长的海岸线上,红树林正成为绿美广东跨越山海、蓝绿交织的重要舞台。在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湛江,当地活化利用红树林的“蓝碳”实验近来有了新收获:《广东省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2023年版)》印发,红树林“蓝碳”碳汇进入广东省碳普惠体系并参与碳排放交易。“该《方法学》的出台就像股票上市,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碳汇价值。”湛江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局局长关卉说。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华南国家植物园、两座国际重要湿地,还是原生态的红树林,广东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景观均与大城市相伴而生,这背后离不开广东久久为功扎实开展“创森”等工作。目前,广东已建成14个地市级国家森林城市,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正火热进行中,多个县区各项“创森”指标和工程建设陆续达标。

  当前,广东正推进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力提升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水平,加快创建汕潮揭、湛茂阳森林城市群。苍莽自然森林与现代建筑森林有机交融的城市天际线,正成为南粤大地一道独特风景。

  路线图

  2022年12月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

  2023年2月9日

  省林业局印发通知,全省打造100个以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逐步建设成为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综合窗口

  2023年2月20日

  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令》签发,提出今年全省要确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面积415万亩,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2023年3月

  广东举办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森林日、第42届“鸟节”“爱鸟周”等活动,发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今年植树超5000万株

  到2025年

  根据《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1万亿元,基本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到2027年

  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

  到2035年

  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5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000万亩,混交林比例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