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开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 重点关注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前部长、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陈东敏:发挥改革开放优势 探索创新效益分享新机制

时间 : 2021-05-19 09:15:11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强省”列在紧随“总体要求”后的第一章。提出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近年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前部长、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陈东敏亲身参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对广东创新发展有着切身体会。“广东科研创新的总体态势很好,接连成立、建设了多批省级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也排在全国前列。”陈东敏建议,广东借助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改革经验,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组合各方创新资源和比较优势,锻造贯穿全产业流程的创新链。

  破解创新主体难 让科研成果加速跑进市场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十四五”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如何看待这一目标?

  陈东敏:广东经济发展到今天,产业升级转型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源头创新。近年来广东接连成立、建设了多批省级实验室,包括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还有我担任常务副主任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等,通过吸纳国内国际人才和研究项目,加强广东的源头创新。

  广东科研创新的总体态势很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总数与上海相当,仅次于北京,科研项目资金总额也排在各省前列。但和国际上科研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广东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省内不同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粤东粤西粤北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今后可以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创新项目。

  南方日报:基础研究薄弱、转化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是制约广东科技创新的“痛点”。《规划纲要》提出,争取在前沿新材料、生命科学、纳米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这些研究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应如何推进?

  陈东敏:这些都是目前被认为比较有机会实现市场化应用的前沿领域,但从投入到产出成果可能仍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广东现在开始布局,是谋长远的做法。

  现在的关键,一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金融链,把实验室成果真正推向市场。二是要破解创新主体的难题。现在很多政策鼓励科学家去创业,但科学家往往都是做前端研究,对产业化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制造等环节并不擅长。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摸清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律,比如如何搭建创新转化团队,各成员如何分工,分别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检验标准是能否让创新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让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率更高。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您认为“广东路径”应包含哪些内容?

  陈东敏:今年我国在创新领域有一个提法,就是“揭榜挂帅”,即提出一些重大问题,然后组织团队把这个问题攻下来。

  过去很多时候,是先有科研方向,大家切分为不同模块分别研究。但分头研究的成果往往最后无法组合形成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导致技术链、创新链式无法连贯。要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在核心技术、核心材料、核心工业软件等方面实现国产替代,这就需要开展系统性的科研攻关。

  还要认识到,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要交给企业,才能实现最高效率。关键是统筹资源,将产业创新的下游纳入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比如,松山湖实验室就在探索建设联合工程中心,最大的特点是大家不再围绕申请研究课题转,而是各方共同制定工程任务书,协同研究将创新型产品快速带到市场,这样可以让科学家专心投身科技研发,让产业各方在后续环节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在探索用更灵活、更有激励作用的方式来鼓励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做转化,让创新成本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同时也能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工程人员的积极性。

  破解科研人才难 让城市配套跟上生活需求

  南方日报:在人才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战略性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引才目录,精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优化完善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您认为吸引创新人才的关键是什么?

  陈东敏:科学家需要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最关键的就是实验设施。能够实施想做的研究方向,这对科学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机构或企业还要有经费保障,整体研究能力要有竞争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落户东莞、佛山等城市,它们要跟北上广深等所谓一线城市进行竞争,必须下更大力气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创新能走多远,关键是培育、引进多少青年科学家,他们才是未来创新的主力军,这个群体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只靠提供住房是不够的。

  南方日报:除了大力引进全球人才之外,加强人才培育是破解人才短板的另一重要途径。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力争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陈东敏:这种做法是对的,不可能所有人才都从外面引进来。

  一方面,人才不仅是科研创新人才,还包括科研管理人才,我们往往重技术轻管理,这对整个创新体系是不利的。此外,人文艺术人才也很重要,要同步发展,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整个教育行业要尽快跟上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工程人员进行技术开发,相关领域毕业生也无法“招之能用”。应该推动开展更多人才短期培训,快速提升知识结构和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破解创新带动难 让创新链重塑产业链

  南方日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居首,但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在广州、深圳等几个城市。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陈东敏:创新一定是基于产业链布局。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端发现需求,推动创新,就能带动后面的供应链企业跟进,从而形成创新聚集的态势。

  对更多城市来说,政府推动产业和创新发展,一定要融入更大的供应链、产业链系统,形成产业集群或工业体系,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

  南方日报: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对城市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新兴领域要看得懂、把得准,才能把握发展机会。

  陈东敏:建议有实力的城市可以从一开始就奔着整个产业链做布局。过去很多城市都在建设产业园区,但是园区内部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一个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跟龙头企业都有稳定的协作关系,比如汽车走向新能源、无人驾驶,就需要零部件公司提供很多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