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广东答卷

打好“侨牌”迎头赶上 粤东明珠闪亮夺目——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汕头篇

时间 : 2022-06-20 10:50:5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f1d30fa8-8e4a-4dd7-8d7c-78a7e82fb6c1.jpg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汕头小公园上演了一场非遗嘉年华。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六月初夏,绽放的金凤花将鮀城汕头带入一片浓郁的火红中。上榜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与马来西亚槟城联动举办侨交会2022(槟城)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展;积极申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暨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最近,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机遇为汕头发展注入新动能,催生一派力争上游的火热景象。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市,在这里向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勉励汕头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深切关怀,催人奋进。一年多以来,汕头坚定扛起新时代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力打造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壮志满怀,步履坚定。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保税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华侨试验区获“8+1”省级行政职权和24项支持政策,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重大成效……随着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打牢夯实,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加快迎头赶上步伐,正焕发出无限生机、迸发出蓬勃活力。

  “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

  6月9日国际档案日,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展厅正式揭牌,门口的八字门联“三江出海,一纸还乡”格外醒目,其中同步推出的“潮汕侨批档案馆精品展”,突出展示了当地最近一个阶段以来征集到的馆藏特色侨批,吸引不少市民参观游览。

  汕头是著名侨乡,具有丰富的侨文化资源。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侨批文物馆,听取侨批历史和潮汕华侨文化介绍。他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总书记视察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收藏爱好者、归侨侨眷、侨批经营者后代纷纷‘动’了起来,向汕头市档案馆捐赠侨批原件及相关文物。”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原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介绍,受益于这波侨批捐赠的热潮,馆藏侨批数量增至原先的2.2倍。目前馆藏侨批档案实体逾8万件,成为国内实寄侨批原件藏量最多的国家综合档案馆。

  在这次视察中,总书记强调,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为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2021年初,汕头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推动侨批记忆工程,对做好侨批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作出具体规划。

  面向海内外发布征集公告、购买散落于国内外的侨批、鼓励收藏单位和收藏家在馆内代存侨批、启动口述侨批档案……随着征集保护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汕头市档案馆在新馆专门开辟特藏库,为侨批档案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保管条件,并展开抢救修复及数字化工作。截至去年底,3万件破损严重的侨批得以抢救修复,39761封侨批进行了著录。一封封褶皱、破损的侨批经过技术人员之手逐渐变得平整,字迹得以更加清晰显现,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借由侨批档案呈现于世人眼前。

  如今,在汕头,不仅档案馆侨批分馆成为一处热门展览馆,侨批文化更是融入青少年教育。今年初,全国首套《潮汕华侨文化》读本编著而成,随着“侨批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这套校本教材逐步进入实验教学阶段,推动侨批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非遗项目展演巡游、非遗美食集市、大师精品拍卖、潮剧和潮乐展演……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小公园开埠文化区热闹非凡,“活”起来的非遗项目向市民游客展示这座百载商埠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汕头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步行察看街区风貌,听取当地开展开埠区修复改造、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等情况介绍。他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地处老城区,保留着28处文物、36处历史建筑及大面积的旧时骑楼、建筑、街巷,是我国34个开埠城市中保存较完好的开埠区。2021年初,汕头以小公园开埠区为重点,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商埠文脉统一起来,采用“分片实施,重点示范”策略,分步以街区为修复单元,循序渐进开展活化利用。同年7月,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西堤街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随着保育活化工程的推进,两个街区旧貌换新颜,更加擦亮文化名片。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汕头老城区重现。以非遗保护、平台建设、法制建设、潮剧潮乐建设、宣传推广为重点,汕头全面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不断丰富老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久前,当地12个项目新列入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58个项目新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160项,全面涵盖非遗十大类别。

  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汕头在深入挖掘侨资源中保护传承“老汕头”历史文脉,通过大力建设十个兼具“潮”“侨”意蕴的“最美侨村”,积极规划建设潮汕华侨博物馆,加快构筑潮侨精神家园,用乡愁记忆凝聚侨乡向心力量。

  “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自去年以来,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便时常迎来如潮人流。“一年多以来,参观人数高达40万人次,很多海外侨胞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对汕头发展寄予厚望。”陈列馆里“90后”讲解员黄少彦对一年来馆内的变化印象深刻。

  在汕头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进这里,了解汕头开埠历史和经济特区发展成就,听取汕头市下一步发展规划情况汇报。总书记指出,汕头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条件、要求同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希望汕头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谋划,拿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路子对了,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为功。要充分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总书记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为汕头把新时代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提供了根本遵循。汕头掀起新的一轮思想解放浪潮,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

  在汕头东海岸,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加快崛起。作为全国唯一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以来发展迅猛。“2020年、2021年,试验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20%,跨境业务企业数增长同比超过40%。”相关负责人介绍,试验区已逐步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总部经济、特色金融、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四大核心产业,成为汕头“重新出发”“迎头赶上”的新动能。目前,试验区已有宝能、明园、太安堂、雅士利等13个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总投资超200亿元,吸引300多家企业注册入驻。

  依托试验区重大平台,汕头立足发挥好侨乡优势,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深入。汕头市侨务局局长李鸿钊说,推进系列经济引侨项目、建设线上跨境贸易平台“汕头云展厅”、举办海外侨商线上推介会,一系列聚侨引侨举措吸引更多潮商侨商回汕投资兴业,共谋家乡发展。

  今年3月,汕头正式向国际潮团总会申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这是全球5000万潮人公认最大的涉侨平台,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重要抓手之一。”李鸿钊表示,将通过申办年会进一步汇聚侨界力量,努力呈现一份内容丰富、质量优异的“侨”文章答卷,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深切期盼。

  活力特区,加速奔跑;粤东明珠,璀璨夺目。

  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舵定向、指路领航,汕头上下求进思进奋进的信心决心无比坚定,正以加快发展的豪情壮志竞位争先,凝聚起海外侨胞和潮汕乡亲的前行合力,争当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实干家,奋力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