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一带一路”与广东

重访海丝古道 溯源南江文化

时间 : 2017-04-24 23:38:01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悠悠南江,古韵遗存。在广东,东江、西江、北江素来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知道南江的人相对而言要少得多。实际上,南江(罗定江)便在云浮境内蜿蜒而过,带动了沿线经贸繁荣,孕育出开放、包容的南江文化,并逐渐成为云浮文化的一大品牌。

  近日,有学者指出,南江流域曾经是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如何深入挖掘南江文化素材,擦亮南江文化招牌,逐渐成为业界、学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今日,南江古道文化与“一带一路”研讨会将在云浮举办,学者、专家将齐聚罗定,共同探讨“一带一路”与南江古道文化的历史渊源。论坛举办前夕,笔者在云浮市沿江走访,一睹昔日南江流域盛世盛景的历史遗存。

  舶来金器讲述海丝交流史

  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双江总作西。古道记载了南粤人民文明发展的史迹,在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元林看来,云浮南江通道便是这一古道的典型代表。

  南江全长201公里,发源于茂名信宜鸡笼山,沿着山势逶迤,穿过崇山峻岭,越过罗定红盆地,自南向北而上,最终在郁南南江口镇注入西江。

  追溯历史,南江古道曾是古代楚人南下海岸的重要通道。在罗定太平河上游南门垌等地出土的战国墓葬及青铜器,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楚文化特色。同时,南江也是此后中原汉人南迁岭南,以及中原地区通往南海乃至海南岛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

  除了中原地区、岭南地区文化在此交融,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江流域已与陆海丝绸之路相对接。现藏于罗定博物馆的南朝四兽金手镯与莲瓣纹高足碗便生动讲述了这段历史。“这个手镯的铸造手法,与传统的中式铸造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手镯上面的忍冬纹、兽纹图案,完全是古粟特国所常见的风格。而高足碗的造型是受古罗马拜占庭高足杯艺术风格的影响。”罗定博物馆原馆长陈大远介绍,这两件金器极有可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舶来品;当时当地也有可能已经开始接收来自外国的订单。由此可见,当时的南江流域尤其是罗定与中亚国家、地区已有了密切往来,陆海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活跃交流时期。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江古道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运输、文化交流及贸易货源供给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永卫更将南江古道定义为岭南隙地贸易的温床,“南江古道的地缘优势得天独厚。以南江古道为中心,向南有徐闻,乃至交趾,向东有番禺,所辐射范围构成岭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区域。通过这条古道,大量海外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同时,又把丝绸、陶瓷等中原商品输送到雷州半岛、海南岛,乃至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

  直至今日,南江流域仍然是大西南连接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更是珠三角地区与东盟联系的桥梁。据统计,云浮市与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保持着密切贸易往来。

  南江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一体

  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认为:“南江称谓古已有之,百越文化保存完整,海路丝绸对接通道,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尽管南江古道在古代水路运输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逐渐淡化,但其所孕育的南江文化自成一体,是岭南本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对对,一双双,双双凤凰耍山冈。只见凤凰对打对,哥妹何日能成双?”在罗定市内的山歌台边,常能听到市民对唱嘹亮的歌声。泷水民歌与连滩山歌是南江文化的重要元素,被誉为广东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在云浮罗定、郁南等地,古老的山歌口口相传,仅初步整理出来的就多达上万首。这些民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有采茶歌、龙舟歌、竹枝词等多种形式,山歌歌词有传授生活经验的,亦有劝人向善的,更不乏一些浪漫的情歌。

  云浮拥有悠久的民族融合交流史,借由山歌,许多古老的文言、地域特色方言得以流传至今。可以说,数量庞大的泷水民歌与连滩山歌天然形成了一座地域文言、方言的语言宝库。

  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期间,郁南滩镇河滩上总会燃起熊熊篝火,舞者面带面具,头戴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手持火把,踏歌起舞。这便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禾楼舞庆丰收活动。参与的民众热情狂欢,活动常常持续到深夜。除了禾楼舞,南江流域还有罗定春牛舞、连滩山歌舞、麒麟白马舞登。

  最能体现南江人民聪明才智的,莫过于散布在南江流域的建筑物。笔者在罗定沿江走访时看到,南江流域现存多个古墟、古埗、古码头,仅罗定市内就有水摆墟、古榄墟、罗镜官渡头、榃濮墟、丰盛古村、大旁街、罗城大埗头和六竹墟等,这些商业遗址沿河而建,见证了昔日南江流域商贸活动的繁盛和罗定作为商贸中心的繁华。

  值得一提的是,罗定市内甚至还出现过以依靠船运为生的村落,其中尤以倒流榜村和梁家庄园最为著名。

  在罗定南江之滨,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文塔,高达13层,曾为泷州八景之一。建于清代的罗定学宫、青莪书院等古建筑,规模宏伟,至今保存十分完整,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塔与学宫,都是古时为了教化当地人民所建。“文塔与罗定学宫的规模之大与建制之完备,在当时的岭南地区是极少见的。”

  南江文化显示了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是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江流域较早萌芽的商品经济,也令南江文化饱含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涵。时至今日,挖掘南江古道历史文化对于建设“一带一路”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罗定是南江上最重要节点”

  专家指出,罗定江(南江)是中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通道,而罗定则是南江上最重要的节点。罗定江流域(包括其支流)全部在古罗定直隶州境内,是古代岭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造就并留存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

  因此,“罗定江”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地域文化概念,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民族特色和精神纽带。

  笔者了解到,罗定市已为挖掘南江文化、擦亮南江文化品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11年11月16日,首届南江文化节在罗定举办,坐落于罗定泷州北路的南江文化主题园同日正式揭幕开放。南江文化主题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以石雕、浮雕、石刻等形式,集中展示罗定历史文化。此外,在罗定博物馆内,笔者看到多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南江文化主题展览都在陆续筹备中,接下来博物馆还将重点举办一场南江文化主题图片展,通过摄影图片形象展示南江文化。

  对于南江文化的发掘与未来发展,黄伟宗建议,要更大地发挥罗定作为南江和古道文化中心地和集粹地作用;王元林则提出,罗定江流域是泛珠三角区域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研究、整合、开发以罗定江水系为代表的罗定江文化,实行罗定江及整个南江流域与泛珠三角经济文化的跨境合作,对促进信宜、罗定、郁南三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当地还可通过树立历史文化品牌、凸显岭南地域特色,借“精准扶贫”之势,确实地把古道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