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市动态

全省各地抢抓项目、春耕春种、兴修水利 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时间 : 2024-03-25 10:39:1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南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

  田地里,一台台大型农用拖拉机正在进行旋耕、起垄、点播、施肥等工作;育秧棚中,工人们分工合作,快速制作完成一个个秧盘,再迅速将它们搬运到田间炼苗;仓库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将有机肥装车,直接运送至各大农资店,为春耕备耕做好物资运送工作……

  目前,全省各地早稻育秧、插秧工作正陆续展开。据农业农村部门调度统计,2024年全省春播农作物意向面积3036万亩,其中早稻1300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截至3月21日,全省已春播农作物面积1595万亩左右,占意向面积的52.6%。随着3月中旬以来气温回升,各地育秧进度加快,全省育秧面积(折合大田面积)1158万亩,占意向面积的89%,进度与上年持平。

  今年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开年之初的谋划部署至关重要。当前,全省上下以“早出工、多下田、干累活”的工作热情,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以可知可感的变化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大项目抢进展,激发县域发展新活力

  近日,广东首个水上立交项目——桂畔海水上立交工程在佛山顺德开建,项目建成后将连通顺峰山公园与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两大景区的水路与陆路,意味着顺德两大网红地标将实现“无缝牵手”。

  项目牵引着技术、资金、人才,代表着一座城市前进的动能。在佛山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当天,13个代表性项目现场签约,包括美里新天地、佛山农综改“以城带乡”智慧产业基地等8个“百千万工程”投资项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地做好“预”字文章,提早部署,抓大产业、建大平台,激发县域发展新活力。如深圳主动作为,聚焦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创新与省内对口地区协作模式、强化农业金融科技资源要素保障,促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标准迈进,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

  河源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做好“水经济”文章,高标准规划建设水经济产业园,打造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

  肇庆将2024年确定为全市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新春伊始,全市就马不停蹄拼经济、抢开局。1月以来,肇庆各地相继举行产业项目签约、动工、投产仪式,营造新一年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全省各地将“百千万工程”的各项工作抢先抓早、谋深落实。广州积极推进产业有序转移,2月初便在清远英德的“飞地”广德(英德)产业园举行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仪式,16个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与肇庆市县级对口产业协作合作园区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总投资48.46亿元……

  清远把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打造全省产业有序转移主战场首选地,广清纺织园、广清产业园、经开区掀起建设热潮,去年1—11月,主平台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90个,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目标的102%。

  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吹响奋进号角,各地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

  “县域强则全省强,‘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在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认为,要想实现“到2035年再造一个新广东”这一目标,必须要让县域这个重要支点强起来,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县域强关键是产业兴,要立足广东各县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因素,以差异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以产业导向为主,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下田耕种入村种树,在岭南大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岭南大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穿梭奔忙、播种希望的景象。

  现在正是惠东马铃薯收获的高峰期,铁涌镇、平海镇和稔山镇等3个冬种马铃薯专业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惠州市惠东县冬种马铃薯面积近10万亩,现已采收3万多亩,亩产量在2500公斤至3000公斤之间,产量稳中有升。

  这离不开各级农业人员的送“技”下村、进地。去年底,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惠东县出现“断崖式”降温。惠东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帮助和指导,全力做好农作物防寒抗冻工作。

  不仅仅是惠州,江门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培育“双千计划”,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共1304名科研人员加入江门科技特派员库。300多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科技特派员,下沉到江门企业和县镇村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支持市科技特派员合作项目71项。

  东莞创新建立干部驻镇帮村发展机制,市镇分别选派32名、74名干部驻镇帮村,助推“百千万工程”在镇村主战场落地落实。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时节,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丰产,全省各大农业种植区域正抢抓时节,掀起了春耕备耕热潮。

  韶关市翁源县引进建设全省首座立体式智能化全自动育苗温室,目前基地年产水稻育秧6万亩、蔬菜5万亩,年产值超5000万元。据统计,今年广东集中化育秧面积超200万亩。

  揭阳今年落实春播农作物种植意向129.92万亩,其中早稻计划播种面积60.88万亩。当前,全市各地正抢抓农时,全力加快春播春种进度,力争4月10日前基本完成早稻插秧任务。

  截至3月21日,阳江市已春播农作物面积55.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45万亩,春播农作物品种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中山着力落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工作目标,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种业振兴,实施农作物优质水稻品种推广项目,以提升秧苗质量为核心,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除了到田间地头耕种,全省各地干群还深入“四旁”“五边”隙地、废弃闲置地等区域进行造林绿化,实现应绿尽绿。

  全省各县镇村积极响应义务植树号召,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的高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1397个乡镇(含涉农街道)、20700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召开了乡贤座谈会或外出党员座谈会,积极开展募捐和植绿增绿活动。各地走访乡贤带动社会筹措资金增加2.7亿元,比节前增长1.5倍。

  如湛江通过“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动员湛江市广大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人士和广大乡贤朋友积极参与绿美湛江建设;梅州开展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绿美生态建设行动,建设20个主题林,助力“百千万工程”;珠海将“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暨林长制工作推进会”作为新年首个全市范围的专项会议,同步出台绿美珠海生态建设2024年行动方案等。截至目前,全省已种植苗木超过520万株,比春节前增加366万株,增加231.1%。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打通“百千万工程”痛点堵点

  冬春两季是兴修水利的好时节,全省各地抢抓时机,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

  在阳江阳春市,干部群众齐上阵,大干快干掀起冬修水利热潮,该市春城街道联合多部门100多人在春城街道黎湖村委会河道边,开展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暨水利冬修大会战。

  年初,汕尾签发今年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全市上下要弘扬优良传统,广泛凝聚民心共识,持续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梅州市蕉岭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省级试点的优势,用好党员“双报到”“网格化”等模式,发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带头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并成立党员清淤先锋队,带头维护水源田园清洁。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广东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大短板。茂名信宜市敢啃“硬骨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建立健全市级主导、乡镇落实、村级参与、市场运作、村民受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有效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月初,潮州市饶平县饶北水资源调配工程正式通水,随着一系列供水设备的正式投入运转,每日有约3万吨居民用水经调配涌向饶平北部的上饶、饶洋、新丰三镇,解决了近年来困扰三镇居民已久的用水紧张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云浮市郁南县通门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全面开展节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清理河堤雨后淤泥、圩镇内主干道、生活垃圾等,辖区内街道焕然一新。

  佛山抓住春节前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发动干部群众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大清洁专项整治行动,1月份以来,全市五区通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区直单位联点挂钩、镇村志愿骨干自发组织、返乡大学生响应号召、社会志愿服务队结对支援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对区镇村的主干道路,铁路、高 速公路、国省干道及农村县乡道沿线,高速路口和“六乱一占”、农村畜圈禽舍卫生黑点等人居环境薄弱点进行“拉网式”全区域覆盖清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