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知交会”)在广州落下帷幕。
12月14日,据省市场监管局消息,在为期3天的知交会上,共有380多家参展商参与,展示面积达2.1万平方米;11项高校专利转化项目在开幕式现场签约,涉及金额达2亿元;“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专馆”吸引了国内外155个地理标志产品亮相,现场促成地理标志产品交易7.1亿元,意向交易超0.5亿元。
知识产权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本届知交会以“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设立“2个交易博览专馆、6个系列活动专区”,汇聚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的代表,围绕知识产权协同转化、跨区域深度融合等,共谋创新良策、共享优势资源,政产学研协同发力,以知识产权的“链”,串起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资金对接的“环”。
本届知交会创设“知识产权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区,全面展现了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的建设经验和成果,现场展示了30多家创新主体近140种专利产品和湾区认证产品,包括自动驾驶飞行器、安防机器狗等一系列前沿科技产品,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
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放异彩:运用液氮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的“冻眠荔枝”,实现了荔枝鲜味的四季供应;“英德红茶”“云南普洱”等全国各地知名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知交会平台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引发抢购热潮。
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本届知交会首次专设“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展示区和路演活动区,开展了成果展示、交流洽谈、圆桌讨论等多项接地气的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和产业化。
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
针对专利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供需对接难题,本届知交会特别强调坚持需求导向,广泛邀请相关政府部门携带支持创新的政策举措、科技工作者携带创新成果、金融和投融资机构携带投融资金、企业管理人员携带创新需求,促进要素配置、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活动期间,近12万条高校院所专利供给信息和产业园区专利技术需求信息同步推出,帮助高校院所围绕企业需求改进技术方案,提升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本届知交会还搭建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平台。活动现场,省市场监管局与10家银行签署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协议,协议涉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额度超2470亿元。
此外,本届知交会还特别设置了“跨区域专利转化专区”,促成省域间专利转化联动。广东、山西、福建、江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知识产权部门,围绕专利数据共享、转化对接活动、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创新四个方面共同签署了《东部与西北省份高校院所高价值专利转化合作框架协议》,整理发布相关省(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数据超12万条,发布技术需求超1000条。
助力企业应对海外市场挑战
本届知交会设置了数1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咨询服务站点,精准对接创新主体的保护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参会主体提供涵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合规管理等多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
本届知交会还专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特色专区,全面展示广东知识产权和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成效。该专区设立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机构3种咨询展位,邀请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检测认证机构进驻,为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咨询服务,助力企业更有效地应对海外市场挑战,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届知交会特别设立“知识产权助力‘百千万工程’”专区,沿着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三大主线,吸引45家农业科技、农产品食品深加工、种养殖领域等相关企业80款特色帮扶农产品和农机设备新品参展。专区现场发布了广东21个地市的县域产业知识产权及招商引智需求,以及知识产权“入县进镇”技术难题清单,通过县域产业技术发布和高校科研院所“揭榜”对接,助力科研成果落地和“招商引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