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亿级产业集群逐步聚拢,湛茂、珠江口西岸和汕潮揭三大都市圈融合发展提速;“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加速构建,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逐步提高;东西两翼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近年来,广东沿海各地市紧抓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全力出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将拥有众多良港大港、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粤东粤西与珠三角发展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将沿海经济带定位为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去年以8.1%的增速“领跑”全省,珠海经济主要指标不断向上攀升,汕头、湛江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汕尾、阳江两个支点城市增速迅猛……广东沿海经济带正显示出强劲发展后劲和澎湃发展动能。
产业蓄势▷▷
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布局
从不生一张纸到国内最大纸业基地;从不产一滴油到世界一流炼化基地;从不长一寸铁到全球先进的超高强钢生产基地……近年来,一个以绿色钢铁、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等重大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现代化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基地在湛江东海岛强势崛起。
沿着海岸线向东,白色风车矩阵蔚为壮观:一个从风力开发到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快速布局阳江,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规划已经通过审批。
在珠江西岸,珠海产业升级脚步不断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在粤东,新的产业布局着眼当前、谋划长远:汕头提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换道超车;揭阳突出培育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潮州立足打造特色精品城市,推动陶瓷等传统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串珠成链,蓄势待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持续升级壮大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一批千亿元级石化、钢铁等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加速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以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为引领和支撑。过去1年,国家高新区加快在沿海经济带覆盖,其中阳江高新区已通过科技部专家考察,揭阳列入考察名单,潮州、汕尾已递交国家高新区申报。
更趋合理的产业分布,推动沿海经济带与珠三角核心区强化产业链分工协作。近年来,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共建与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深入。湛江与珠海、佛山、东莞、江门等地在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借助深圳辐射带动,汕尾探索实践“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共建模式,吸引到比亚迪等一批知名深圳企业落户。
互联互通▷▷
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
“省尾国角”曾一度是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的标签。五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涌进,推动当地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持续增强。今年3月,HU7043航班平稳起飞,标志着4E等级湛江吴川机场试运行;随着深湛高铁江湛段建成通车,广湛高铁建设进展顺利,“五龙入湛”高铁枢纽新格局初显;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粤西沿海高速以及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粤西段等顺利推进,助力外联路网更加通达;湛江港成为华南和西南首个具备接卸满载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进一步增强集疏运枢纽功能……高铁、高速、港口、机场,“海陆空”并进做强区域副中心核心功能。
更趋优化的交通格局助力湛江抓住用好历史性机遇:向东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珠三角强化产业链分工协作;往南,深度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往西,作为广东唯一地级市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便捷通达的交通为粤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近年来,粤西城市间高层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2021年,湛茂阳党政主要领导第二次联席会议举行,明确加快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制定粤西港口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三市经济社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在东翼,继连接汕潮揭三市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于去年底正式通车后,粤东城际铁路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建成后将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1小时交通圈”。针对产业同质化发展比较明显、新兴产业发展薄弱等问题,汕潮揭三市提出共建链状发展、复合一体的产业圈的设想,促进重点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融合。
辐射带动▷▷
“双核+双副中心”激发新动能
在广东绵长海岸线上,珠海、汕头和湛江三座城市在各自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珠江西岸、汕潮揭、湛茂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广东多措并举推出专门支持政策,聚力推动三地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
2021年,在多年实践探索基础上,广东将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发展放到全省推进珠西崛起、两翼齐飞的战略格局中系统谋划,出台《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三份重磅文件。
三份文件分别明确三市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并带来多个“政策大礼包”:针对珠海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等短板,提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和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等新定位;对于汕头,提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完善创业投资发展的法治环境,跻身营商环境先进地区行列;鉴于湛江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在公共服务等与城市定位存在差距,明确加快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中心等,指向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
随着支持政策的出台,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的深度协作不断深化,“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加速构建。
仅过去一年,汕头与深圳签署包含5个领域21个重点合作事项的深度协作框架协议,在多领域实现协作发展。汕头(深圳)协同创新交流中心和“深交所汕头基地”开始运作,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启动建设,深圳对口帮扶汕头4个县(区)13个镇在乡村振兴上取得良好效果。
广州与湛江则在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推进交通设施互联,共建合作发展平台,加强重点产业协作,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促进社会事业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在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目前,两市已签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人社、金融、港口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
更强劲的动力传导助力汕头、湛江做强做实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力引领粤东、粤西地区协同发展。
■基层实践
“小渔村”蝶变“工业岛”
湛江东海岛云集世界500强
滩涂、岩地以及沙粒滚烫,海潮席卷着洁白浪花,目光远眺,酷似巨蝶的湛江东海岛上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大投资超百亿美元级项目“高歌猛进”,12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业项目落户,工业主战场的似火热情扑面而来。
产业是区域振兴发展的基石,立足独特优势区位条件,近年来湛江加快发展绿色钢铁、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清洁能源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年初,随着中科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稳步达产达效,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成为湛江市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由此,昔日宁静安逸的边陲“小渔村”展翅腾飞,化身成为湛江大工业发展的“火车头”。
今年第一季度,中科炼化加工原油349.6万吨,生产乙烯20.58万吨,炼油加工损失率、柴汽比、乙烯装置损失率等主要技经指标创同期最好水平,效益在系统内同规模炼化一体化企业中排名第一。不远处,宝钢湛江钢铁生产车间内热气腾腾,一炉炉铁水奔腾不息,钢花绚烂地绽放。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自今年2月15日正式开工以来,建设进展顺利,将打造成为国内钢铁行业首条全氢绿色零碳示范生产线,通过绿色制造行动,生产出零碳排、超低能耗绿色产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从“小渔村”到“工业岛”,广东这一“极”正乘风而起,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愿景,正从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