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广州解放时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佩戴的红布带、一封封革命烈士留下的书信……数千散布在南粤大地的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将广东的百年红色历史串联成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覆盖全省21个地市。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据悉,本次公布革命文物名录,是我省未来精准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基础和前提。
可移动革命文物:
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列
在广州博物馆刚刚开幕的“从黄浦潮到珠江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中,一面已经微微泛黄的红旗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拍照。
这是广州博物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广州解放时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见证了广州解放的重要历史时刻,同样被收录在《广东省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
“1949年10月14日,为了迎接人民解放军的到来,当时广州东亚酒店的进步组织‘职工同乐会’决定连夜赶制一面国旗。凭借收音机中听来的信息、报纸上的国旗图样,进步工人马明利用东拼西凑得来的物料,秘密缝制完成了这面珍贵的五星红旗。15日清晨,这面五星红旗在东亚酒店三楼升起,伴随着大街小巷一片胜利的欢腾,成为了广州历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一抹红色。”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说。
在名录中,共计4544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均为珍贵文物,分布在17个地市,收藏于鸦片战争博物馆、叶挺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全省各地41家文博单位。其中,一级文物达76件(套),二级文物288件(套)。
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多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都与广州起义相关,比如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佩戴的红布带、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用过的铁锥、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用过的孙中山头像怀表、广州起义时张贴的标语等。
据记载,1927年,国共合作领导的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又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当时参加起义的军民都佩戴着红布带。
此次入选《广东省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的红布带,正是这场起义的见证物。“广州起义后,当时的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中队长杨馨坤将红布带藏进贴身衣袋,一路冒着生命危险带回家乡英德,秘密埋在山岗里,后来由革命同志捐献给国家。”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介绍。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工作自今年年初启动,由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辖区内革命文物进行排查、核定、公布,并征询相关部门意见,省文化和旅游厅最终汇总公布《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国保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每一处革命文物的核定工作均确保使用2种以上不同来源资料进行校对。”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郭世强参与了《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的核定工作。
据悉,本次名录的报送范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为基础。三个月里,全省21个地市及广东省省级及以上单位上报的共2000余条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被逐条审核。
郭世强介绍,工作重点在于核定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革命史实、革命属性、资料出处等,并进行相关史实的勘误和认定。这一过程累计使用各地方志、政协文史资料、回忆录、革命史迹通览、文物志、党史资料、新闻报告等资料约340部。
最终,有1513处不可移动文物顺利入选本次革命文物名录,包含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广东省三元里平英团遗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等。
“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市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占总数量的57.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由此可见,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不仅总量多,质量也高。”郭世强分析道。
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田”,广东不但留存了类型丰富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时间上也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专家分析,广东留存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时间跨度之长,在全国范围内均属罕见。尤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丰富。
漫步在广州越秀老城区,游客能依次“打卡”见证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党“一大”旧址、陪伴广州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一处处近代民主革命的见证,真实触摸那段革命岁月的历史痕迹。
在《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多数为重要机构旧址和纪念设施,此外还涵盖了重要人物故(旧)居、重要会议旧址、烈士陵园、重要事件遗址等所有类型,在广州、潮汕等地区较为集中。
据悉,经初步统计,目前我省共有革命博物馆、纪念馆40家,今年内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流沙会议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等重要红色场馆基本陈列升级优化,让更多游客能走进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岁月。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政策+资金”多措并举
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遗存,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广东省不断推进出台地方法规,加大资金投入,为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坚实的政策和财政支撑。
2017年起,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见》《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行动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印发《关于建立红色革命遗址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省财政设立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5年安排15亿元用于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展陈提升行动。全省统筹各项相关资金70亿元,用于红色革命文物管理提升和免费开放、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和红色志愿服务行动等。
此外,省财政每年下达的800万元抢险加固经费,优先用于濒危革命文物抢救。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对海丰红宫、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修缮,相继开展孙中山故居、三河中山纪念堂、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等一批革命文物的专项保护规划。
首次明确文物安全责任人、要求革命遗迹遗址尽可能开放、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今年5月,广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出多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举措。
发展红色文旅有助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日前,广东3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分别为“红色广州·革命之城”精品线路、“奋进大湾区·逐梦新时代”精品线路、“岭南文化·人文遗存”精品线路,串联起多处广东革命遗址,将为广东红色文旅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
【数读】
首批公布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根据名录,广东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一级文物76件(套)
革命文物在全省21地市均有分布,市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占总数量的57.1%。其中,广州市位列榜首
我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类型丰富。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重要机构旧址,有532处;其次为纪念设施,有359处